国立英士大学旧址修复效果图
温州网讯 乌岩岭、飞云湖、畲族“三月三”,提到泰顺县司前畲族镇,人们的第一印象不外乎这几个话题,但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座交通闭塞、深处群山峻岭的畲族风情小镇,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整个浙江乃至东南沿海的大学教育中心,显赫一时的国立英士大学就曾搬迁至此。
记者昨从泰顺县司前镇政府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取景拍摄,已于日前完成纪录片《英士大学》泰顺部分的内容。泰顺县目前也正对英士大学旧校址进行修复,计划将其打造成为该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预计年底完成修复工作并对外开放。
央视摄制组走进泰顺
纪录片拟10月播出
本月中旬,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组在泰顺开始拍摄抗战时期于此办学三年的国立英士大学旧址。摄制组分别到司前、台边、里光和百丈等地取景拍摄,其间还采访了部分健在的英士大学校友以及当地村民,以还原英士大学在抗战时期艰难办学、报效祖国的曲折经历。
据了解,纪录片《英士大学》以泰顺办学点为故事背景,兼顾其他办学点的经历,共分三集,分别取名“风尘之变”、“枯木逢春”、“百世之师”,讲述抗战爆发后,英士大学从1939年到1949年前后十余年间的办学历程,反映抗战时期艰难办学经历。
该纪录片内容以泰顺办学点为主,是因为在短短十余年的办学时间里,英士大学在泰顺办学时间就长达3年,抗战胜利前夕发展到四学院五专科,师生人数超千,无论是从办学的时间、规模还是办学的质量来说,都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
据介绍,完成泰顺的拍摄内容后,央视摄制组已辗转至金华等地其他办学点拍摄,预计纪录片将于10月份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大宅院成大学堂
有工农医法四学院
作为创办于民国年间的著名国立大学,英士大学是怎么搬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
英士大学初名为“省立浙江战时大学”。1939年5月,为纪念浙江籍辛亥革命先驱者陈其美(字英士),改称“浙江省立英士大学”。1939年10月,英士大学在丽水正式开学,分校本部、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松阳县)。
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自金华沿线南进,逼近丽水。英士大学被迫迁移, 1943年3月辗转迁到泰顺县司前。在司前和里光两地借用了祠堂、庙宇和民宅,工、农、医三个学院才得以恢复上课。英士大学搬迁至泰顺司前,并于当年改名为“国立英士大学”,原本寂静的山村突然间沸腾了起来,人们奔走相告,大学堂搬到司前来了!
据介绍,当时司前村的陶氏宅院非常宽敞,做工考究,是泰顺有名的大宅院,仅这一处宅院就能容纳一个医学院。而小山村里光也容纳了一个学院、两个专修科和一年级全体学生在此学习和生活。
英士大学在司前村和里光村分设工、农、医、法四个学院,师生多达800余人,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师生们纷纷离校返乡,历时3年之久。1946年3月,又移址金华。直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初步的大学院校调整计划内,英士大学被裁撤,部分科系并入复旦大学,其余英士大学师生转入浙江大学。
据了解,泰顺司前是国立英士大学在搬迁动荡中落址时间最长的避难之地。英士大学师生们历经动荡颠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共同努力,坚持办学,维持一缕文脉,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及优秀人才,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恢复旧校址当年风貌
计划年底对外开放
目前,国立英士大学在司前办学时借用的祠堂、庙宇和民宅,还有大部分完整保存下来,成为珍贵的抗战时期历史见证。而泰顺县近年来也启动了国立英士大学历史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并对相关的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首部英士大学文化结集《英士大学钩沉》一书已经付梓出版,而司前英士大学旧校址也于今年5月启动了修复工作。
据了解,国立英士大学旧址修复工程位于司前畲族镇司前村原粮管所地块,也是当时英士大学总部,现还保留了一座3层高的土坯碉楼和一座老宅院。修复工程总投资约5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英士大学旧址修复成当年风貌,包括修复破损房屋、路面整修及展览馆、校长办公楼等室内装修。
据介绍,本次修复改造工程还将结合自身特点,规划建设具有英士大学的文化特色、反映大学的历史文脉、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个性特征的时代情景,尽可能地保持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的统一性及原貌性,充分挖掘旧址中原有的建筑层次及地貌特征,同时在追求整体格局统一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的变化性及序列性。
“修复方案几经修改和论证,力争将其修复至当年风貌。”司前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修复工作正在进行,已拆除了旧址上的现代建筑,恢复原貌所需的建筑材料则正在准备当中,近期便可开展改建、修复施工,“同时我们还展开了相关历史物件的收集工作,以用于今后内部展示馆所用。”
该负责人表示,修复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工并对外开放。英士大学总部旧址修复工程完工后,将成为泰顺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可以进一步展现畲乡司前深厚的人文底蕴,也能打造成为泰顺县文化及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