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免税日,是假设一国国民从年初开始工作,所挣的钱不吃不喝全部用来交税,把税交完的那一天就是免税日。这一指标反映出一个国家税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和国民购买力水平。免税日越靠后,国民的购买力就越低。
在报告所涉及的28个欧盟国家中,只有比利时的免税日比法国晚,为8月6日,法国和比利时成了欧盟内部税负最沉重的两个国家。
一个法国人一年的平均收入理论上为5.58万欧元,而完税之后实际到手的钱只剩下不到2.81万欧元,缴税比重高达57.5%,高于欧盟45.1%的平均水平。自2013年以来,法国的免税日已经向后推迟了3天,近5年的税收总额上涨了1.2%。法国人劳动成果的一大半都用来支付各种税费。
莫利纳里经济学院的研究员尼古拉·马克认为,高额的养老金、社会分摊金和个人所得税等使得法国人今年要多工作一天。现行的税费体系造成企业用人成本不断上涨,而法国人的实际购买力则逐年下降。在法国,企业每雇一个人,就要多交一大笔社会分摊金,据统计,要保障法国员工有100欧元的购买力,企业就需要负担235欧元的用人成本。加之,雇人容易解雇难,使得法国企业即使缺人也不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雇佣新的人手。面对这种形势,法国企业、政府、工会需要组织更多的社会对话协调各方诉求,导致社会对话的成本水涨船高,形成恶性循环。
客观而言,法国的高税负也带来了高福利,如法国人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不需要缴纳学费;重视教育的政府为教师提供了公务员编制;看病实施全民医保,即使是非法移民及低收入人群也可以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金充裕……但另一方面,根据国际组织的一系列评估指标显示,在法国经商的便利度、人类发展指数、美好生活指数等指标都不及德国、英国、荷兰等欧盟国家,法国的福利制度陷入了“物不美、价不廉”的尴尬境地。
法国《费加罗报》称,欧洲的高税收国家一般财政趋于平衡,如德国、奥地利,而财政状况不平衡的国家至少税负水平较低,如西班牙、英国。但法国人承担着沉重税负压力的同时仍旧面临财政不平衡,这种现状令法国人不解且感到担忧。数据显示,法国2014年公共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已经连续数年无法达成欧盟制定的减赤目标,公共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6%,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莫利纳里经济学院负责人赛琳娜·菲利普认为,与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相比,法国人的税负压力仍在持续增长,而想要找到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道路,政府必须在降低公共开支的同时,敢于对公共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