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去年3月,温州保监分局和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文,决定推行产品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其中电梯行业成为第一批试点范围。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等都可以通过“特种设备(电梯)第三者责任险”进行理赔,最高每年可以赔付500万元。但试点一年多来,“电梯险”市场反响平平。“推出到现在,大概办理了不到100笔业务。”人保财险温州分公司非车业务部总经理叶其蕃告诉记者。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电梯险”试点一年多却推而不广,让我市多数电梯仍处于“裸奔”状态?“出于节省成本考虑,许多公司不愿花钱投保,几乎没有公司会把电梯责任险计算在支出成本中。”温州市电梯行业协会会长陈双剑坦言,目前,温州垂直升降电梯保费每年每台350元,手扶电梯每年每台390元。虽然金额不大,但是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再者出问题的概率很低,也让多数公司放松警惕。目前温州市约有超过3.4万台电梯,每年事故伤亡人数约2-3人。”
温州一小区物业人士说,推广电梯保险,“钱由谁来出”是个问题。“业主不愿出,大部分物业公司也没有这笔经费。同时涉及的业主太多,中间会出现各种各样难以调节的问题,让很多物业不想去费精力。”
同样,保险公司对于推广“电梯险”也并不积极。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款新的险种推广起来很不容易,如果保险公司做广告,就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进而提高公司运营成本。如果发动业务员推广,业务员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因为相对市场成熟、保费较高、提成较高的车险市场,电梯险市场的推广难度更高、提成额度更低。”
“电梯险属于公益险种,如果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该险种的推广一定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广“电梯险”,叶其蕃建议。“像无锡,在用住宅电梯保费中有5成可享受财政补贴,非住宅电梯有1成可享受财政补贴。目前无锡在用电梯中有1/3已经投保,并且江苏省已经开始全省推行。”
除此之外,政府指导、保险公司推广、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落实,形成三方合作,才能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真正为老百姓上一把安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