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情况大致如下:上周六(7月11日),有马来裔青年在吉隆坡闹市区的电子商场“刘蝶广场”试图偷走手机,被店员发现并报警,警方称这是一起事实清楚的盗窃案并扣留两位嫌疑人。全国总警长卡立称,处理案件的警员在未获上司允许的情况下放走其中一人,此人随后纠集朋友,在当日晚到商场试图报复,破坏店家商品和设施。次日这一事件在马来西亚社交媒体上广传,并有少数马来青年发表仇视华人的言论,综合本地媒体报道,12日当晚约有200至400人聚集在商场外,警方维护治安时采取强力措施,引发聚会人群与警方的冲突,在人群被驱散逃离的过程中,有少数马来青年袭击路人,包括华人与外国游客。
从事件本身来看,所谓“排华”因素体现在,一是参与暴力行为的一些激进青年在集会中喊出带有种族标签的口号(如“维护马来人尊严”等),二是在骚乱中有华文媒体记者受伤,也增加了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
最多时不到500人的规模、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天,不仅难说是“大规模”骚乱,也难说是一次“排华”骚乱。从事件起因来看,属于商场治安不力、警民暴力冲突以及少数青年的暴力事件,这三种情况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
为何马来西亚的正常社会治安问题会被媒体放大为“排华”并引起广泛关注?马来西亚是多种族、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目前国内有三大主要族群:马来裔(包括土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超过67%;华裔,约占人口24%;印度裔,约占7%;此外还有其他少数族裔。由于历史原因,如今的马来西亚各政党中,既存在以族群为基础的政党,也存在多种族整合的政党;马来西亚多年来的扶植土著经济政策令国内非土著族裔感到不平等。加之1969年“五一三”族群骚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内族群政治、经济结构变化,族群问题可以说是马来西亚最核心、最敏感的国家课题之一。
此外,中国国内对马来西亚的所谓“排华”的关注,或许与上世纪末发生在印尼的“排华潮”有关,媒体受众对“排华”二字心有余悸。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游的人次增加,中国公民在境外的人身安全也倍受关注,国内对马来西亚华人处境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马来西亚是否有大规模“排华”的可能性?从目前的族群关系与社会共识基础看,“排华”的可能性极小。尽管马来西亚的执政联盟中有多个以族群为基础的政党,但是总体来看,多元文化并存、各族裔和谐共处已是国民共识。无论是马来人政党“巫统”(UMNO),还是华裔、印度裔,党内都存在相当规模的“健康力量”,敢于在发生族群冲突时表态谴责肇事者、维护族群关系。从首相到其他党派领袖,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便表态澄清,此事无关种族冲突。
在高层政治之外,不同族裔的民众多数时间相安无事。马来人中既有开明的官员、知识分子,也有从小受华文教育的普通民众在此次事件结束后谴责暴力份子与极端言论。非马来裔方面,尽管对于马来西亚多年来扶植土著的不平等政策感到不满,但更寄希望于通过选票解决这一问题。过去两届大选中反对党的靓丽战绩就是民间、特别是华裔表达不满的结果之一。上届大选也被执政联盟领袖、首相纳吉布称为“华人海啸”。
此外,在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中,随着华人人口的减少、华裔在政治中的边缘化,各华基政党也在寻求多种途径增加华社在马来西亚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比如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华人政党与商会努力促进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以此巩固华社与华基政党的实力。
尽管种族问题引发冲突或骚乱的可能性不大,马来西亚由极端宗教势力引发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包括华裔、印度裔及其他少数族裔的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冲突却不能不关注。由于宪法规定,马来人生而为穆斯林,因此马来西亚的宗教问题也往往绑架族群问题。近年来由于反对党联盟中的伊斯兰党不断炒作宗教课题,执政的马来人政党“巫统”也不得不被迫回应,否则或被选民中的穆斯林马来人认为对待伊斯兰“不够纯洁”。这种政治拍卖式的互相竞价,事实上在加快马来西亚社会伊斯兰化的步伐。非穆斯林群体更担心国家伊斯兰化,例如伊斯兰刑事法的实施,实际上也已经有非穆斯林开始讨论移民问题。长远来看,马来西亚更需担心非穆斯林“排马”——逃离马来西亚的可能性,而非马来人“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