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美籍华人余坚给中国教育部写了一封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的后面,签着900多个特殊的名字:黄娟/医学81/North Carolina,彭远波/医学80/Texas……
这封公开信用来反对教育部批准的一项中国普通大学的更名——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公开信发布时,更名已经完成。
不同于英语中的college和university,中国的学院和大学,除了字面上的区别以外,更有诸多实质上的差异。例如大学的招生范围比学院更广。对于一般院校而言,后者比前者在教育和研究经费上也更容易获得支持。
2009年以来,中国高等院校开始了一波校名变更大潮,截至今日,更名者已有472所,占中国大学总数的近1/4。
但新“川医”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最早由余坚等美籍老校友发起的反对活动在过去的几个月间不断发酵和升温,目前中国教育部已经受理了由四川大学提起的行政复议。
这将是中国教育部第一次针对校名问题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这也是中国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对官”的行政复议案件。余坚称,如果复议结果不满意,他还将与诸多受影响的海外校友一起对教育部发起行政诉讼。
谁的“川医”?
一周后,4000多名来自全国的本科新生将到中国西南,距离四川省省会300公里外的小城泸州报到,这个暑假,他们在学校更名带来的嘈杂声中收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署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在大约3个月前刚刚诞生的名字,改名前,这所学校的原名带有明显的城市信号:泸州医学院(以下简称“泸医”)。如果余坚的愿望成真,这4000多名学生在毕业时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录取通知书与毕业证署名不一致。
但是在余坚看来,四川医科大学这个名字本来就不该属于这所学校和这些学生。因为这次更名事件是“鸠占鹊巢”。
如今在成都打听“川医”这个名字,熟悉地理的人都会把手指向人民路上的一片古香古色的校区。目前,这个校区已经被四川大学合并,全名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上世纪80年代它作为一家独立高校时,全名曾是四川医学院。
在该中心的网站上,仍然写着“华西·川医”的名字,英文名则显示为”West China Medical Center /SichuanMedical University”。更名后的泸医,已经使用四川医科大学的名字,简称“川医大”,在其校徽上显示的英文校名也是”SichuanMedical University”。
老“川医”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高等院校,至今已有超过100年历史。在这100年中,这所学校始终经受更名之苦。
1905年,英、美、加三国的五个基督教会决议在中国西部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地址定在四川政治文化中心成都。随即在城南购置土地,建筑校舍。
5年后学校开学,取名华西协合大学,第一任校长是美国人毕启(Joseph Beech)。在建立之后的20多年发展中,其医科逐渐成为特色。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南成为中国抗战中心,华西协和的医学毕业生成为抗日战场的重要医务力量。由于建国前华西的辉煌,至今很多该学校毕业生仍自称“华西人”。
1951年,学校由私立转变为公有,经历了第一次更名:华西大学。1953年,红色改革之风日盛,“华西”之名被弃用,改为“四川医学院”,川医之名由此而来。1985年,“为加强国内外交流”,它的旧名又被祭出,改为“华西医科大学”。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它被四川大学合并。
海外校友很“受伤”
如今已经年近6旬的余坚仍然清晰的记得自己35年前的高考成绩——以297分考入了当时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最好的医科大学。那时中国高考的总分是320分。他回忆,同年泸医的录取分数线只有大约190分。
近100分的差距显示了当年“川医”这块金字招牌的价值,自然也让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们对更名耿耿于怀。“我认为他们的改名目的不纯,就是在有意混淆,”余坚说。
余坚等海外校友在一家医学网站上建立了抗议更名的签名网页。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0名校友在该网页下方留言。包括身在中国的前“川医”校友认为,泸医的学生是“躺着上川医”。因为这些曾经的“差生”不需要再做任何努力,就摇身一变,拿到了在外行看来与自己一样的大学文凭。
事实上,即将发生在“新川医”学生的身上的尴尬局面,早在20年前就已经发生在余坚身上。1980年他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由“四川医学院”签发的,而1986年最终颁发给他的毕业证上盖的却是华西医科大学。
这种情况让余坚在美国最初的工作期间焦头烂额,他总是需要不停地向对方解释中国的特殊国情,而现在他需要解释的内容更多了一层。
余坚从事的是新药的专家评定和利弊陈述,这一步骤在美国及整个欧洲医药体系内都是关键一环。新药品只有经过专家的论证才能合法上市,而从事论证的专家必须能够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知识背景。如果余坚的学历被怀疑有问题,委托他的药厂就需要面对药品下架的损失。
如今,写在余坚毕业证上的学校名称“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已经不存在。而录取通知书上的另一家学校“SichuanMedical University”已经名称易主,这个新“川医”的档案中并没有余坚这个人。
“这次更名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混淆,特别是对那些较年轻的校友,他们不具备美国的其他资格认证,如今校名又面临无法解释的难题,他们在美国的行医道路堪忧,”余坚说。
想在德克萨斯州行医的年轻医生徐亚(音)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无法解释的艰难局面。这位医生199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但当她在德州医学会网站上申请注册时,却找不到与自己学校对应的选项。
这意味着她无法在该州行医。她在写给德州医学会的声明中表示,自己“非常惊讶”。
另一位在德州行医多年的华人医生伍波则对此见怪不怪。在她提供给《侨报》记者的一份来自德州医学会网站的“各国医学院名单”上,中国大陆地区以下的选项为“none”,而在台湾的选项下有71所医学院。
伍波称,这一变化大约发生自2011年,由于中国大学更名过于频繁,医学会认为无法认定其资质。同样是在这一年,她曾经就业的一所名为Jonh Seters Smith的医院,也停止招收中国医生。
校名保卫战
泸医更名事件从动议到最终变更,实则已进行了超过一年的角力与口头之争。在川大和老川医校友质疑更名合法性及侵权行为的同时,泸医方面也提出两点辩护意见,一是老川医一直以“华西人”自居,“川医”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名称,二则是为何这些如今声称被侵权的人不在更早的时候提出反对意见。
早在2014年4月21日,四川大学就收到了泸州医学院《关于恳请四川大学为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给予证明的函》,恳请川大支持更名,并为其出具证明。次月川大将反对意见函返回并同时抄送给四川省教育厅,理由是“容易混淆”。川大方面公布的这封回函,日期为2014年5月30日。
2014年6至10月间,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了针对泸医更名的教育评定,并将最终评定结果上报中国教育部。春节期间,教育部根据既定程序对更名进行了网上公示。
泸医人辩驳的重要理由,是为何川大及校友不在最重要的公示期内向教育部提出反对。余坚认为,该公示行为发生在春节假期,有故意躲避视听之嫌,而倾向于泸医方面的法律届人士则认为,“法律不保护权力休眠者”。
今年5月,更名完成,泸医正式成为川医大。余坚等老川医校友除了发布公开信外,还提出了此次更名的法律问题,即泸医不符合变更为大学的基本条件。
在余坚写给《侨报》的一份文件上,对于泸医更名的合法性提出了两项关键指控:博士人数未达到中国要求的200人,不符合2项以上中国国家奖项条件。
2006年9月,中国教育部颁布《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其中对中国大学建立的条件作了如下表述: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侨报》记者查阅更名后的四川医科大学官网,其师资力量一栏中公示的信息中如此表述:“学校本部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超过70%,具备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50%”。其中并无高级职称教师人数的具体数量和博士比例等信息。
原华西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欧阳钦对《侨报》记者说,虽然并不知道现在“泸医”博士和高级职称的确切数量,但是可以确定他们并未达到上述标准,他们在介绍学校信息时使用了概念混淆的手法。泸医的很多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都具有“主任医师”的职称,但这个职称是行政领域的职务,只能显示其医疗技术水平,不能等同于学校的副教授或者教授这样的职称。
“据我所知,包括消化科在内,泸医的很多专业只有硕士,不但没有博士生导师,甚至都没有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欧阳钦说。去年年末,他曾向四川省教育厅某官员致电询问此事,但对方的答复是“准备改,但未成气候”。
在余坚发起签名后,海内外校友不断呼吁,四川大学官方也加入了反对的队伍,向教育部反映了上述情况。中国教育部官员自今年6月重新审视更名问题,这曾一度使此次更名出现危机。
余坚给《侨报》记者的一份文件显示,6月24日,教育部曾召开泸医更名事件协调会,省政府、川大和泸医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对在泸医更名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分析和严肃批评,并达成几方认同的方案,要求省政府在26日前以书面形式将方案上报教育部”。
两日后,当四川省教育官员到“川医大”调查此事时,数千名该校在校学生聚集在操场上举起横幅和标语,保卫刚刚获得的“四川医科大学”校名。余坚发给《侨报》记者的手机通讯截屏显示,这起聚集活动由该校教师和官员组织发起。
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维护稳定大局、保证学生期末考试的决议中,7月初,第一批四川医科大学的毕业生穿着学士服在学校门口新更换的校名前合影留念。但他们的学弟、学妹未来是否还能拍同样的照片至今不得而知。
《侨报》记者过去一周来,多次拨打四川医科大学官网上的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另一部显示为招生办的固定电话则处于”关机“状态。
自1995年,中国推进“211工程”以来,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及各省级教育机关也在帮助学校任性更名,传统的校名被弃置,更响亮的校名为一大批学校迎来了更多的生源。但分析人士认为,如川大、泸医这样的折腾,让中国大学整体形象在海外名誉扫地,“德克萨斯医学会”式的尴尬,即是这股浮夸风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