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读书有兴趣,决不能放弃。”这是董国洪经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让他高兴的是,儿子刘慧远、女儿刘慧慧都是“对读书感兴趣”的好苗子:刘慧远中南大学毕业后成功考研,并于2013年考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攻读博士,女儿刘慧慧在广州一大学任教两年后毅然辞职,2012年考入济南大学攻读博士……塘下里北垟村这个普通家庭,走出两个博士,为许多人所称道。
刘慧远在实验室里
刘慧慧(中)研究生毕业照
儿子刘慧远:从“钻牛角尖”到“搞科研”
刘慧远1988年出生。“他4岁的时候,1到100以内的加减乘除都能心算,数学成绩远超过同龄的孩子。”董国洪回忆道。而在4岁之前,小慧远却从1都没办法数到7。
原来,4岁之前,小慧远精神非常不集中,董国洪让他数数,数到6,他便无论如何也继续不下去。有一天,董国洪故意不准小慧远吃饭,罚站半小时,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为难的小慧远只好向姐姐求助,没想到他很快学会了数数,从此还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
亲戚知道小慧远数学不错,总是给4岁的他出一些难题。小慧远钻起牛角尖可不得了,每次都一定要解出答案为止。
“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父亲很注重培养我的兴趣爱好,还会和我一起做感兴趣的事。”刘慧远说,陪伴他度过童年的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遇到不懂的,他一定会和父亲讨论。“有段时间我很喜欢做手工艺品,父亲也支持我,甚至还和我一起熬夜做模型。”慧远小学就读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上学后,他周末参加奥数辅导班和武术培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次奥数比赛都能拿一、二等奖。
在整个求学生涯,刘慧远体会深刻的是高中时期。刘慧远描述他在温一中的生活:“不再是埋头苦读,而是和不同成长背景的同学接触认识,学习、生活更加自由,思维也变得更加创新。而且父亲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改掉了坏毛病。”
原来,高二时,刘慧远喜欢上了上网玩游戏。董国洪每次回家看到儿子都在上网,就急了,一次,他看着正在上网的刘慧远说:“慧远,你马上就要高三了,能把网瘾给戒了吗?”
刘慧远看着父亲手里拿着一支烟,回答道:“网瘾哪有那么容易戒掉,像您抽烟一样,一下子很难戒的。”
戒烟难,但为了以身作则,董国洪毅然戒了烟。第二周,刘慧远从学校回家过周末,从母亲那儿得知父亲戒烟了,当下也下了决心,此后也不再上网玩游戏。
在中南大学读书期间,刘慧远专业课成绩突出。2010年,他考取了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学研究生,发表了所在课题组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并制作了“穿甲弹”,还申请了相关专利。
抱着要出去看看的心态,刘慧远从研二时就开始准备考博,并顺利通过雅思6.5分的考试。“可惜的是,过了一年后,政策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雅思总成绩达到6.5分,而且单科都不低于6分,而我的口语是5.5分,政策变化让我措手不及。”刘慧远说,在那之前他已经和国外多所大学联系,但因为政策变化,不能就读,最后他与世界百强名校之一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联系,校方看了他的履历后,决定特招他进入该校攻读博士。
从原专业“跨行”到环保材料专业,进入莫纳什大学的刘慧远花了3个月研读课本,第4个月才正式进入实验室。去年三四月,刘慧远研制出一种过滤装置,并在德国著名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成为去年该学院影响力最大的科研项目之一。
女儿刘慧慧:毅然辞职继续读博
“慧慧和慧远不一样,如果说慧远求学是顺风顺水,那慧慧的经历就有一些坎坷了。”董国洪说,女儿1986年出生,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认真自觉的孩子,但从小学到初中,她却从来没有得过班级第一。
“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在老家读小学,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刘慧慧说,当时她在塘下镇第三小学读书,而父母在场桥经营羊毛衫加工厂,虽然她对学习非常感兴趣,成绩却一直处于中上水平,“一直不算顶尖”。
“我一直认为用功读书就是学生应该做的事情。那时候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学习到十一二点都不觉得累。”刘慧慧说。初中她就读塘下镇第二中学,经过三年的努力,最后她进入塘下中学,而成绩刚过分数线。
值得庆幸的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刘慧慧终于掌握学习要领,高中时期成绩突飞猛进,克服了理科薄弱的缺点,高考成绩名列全校前几名。
但是,她在填志愿时却出了问题。“高考志愿我填的是浙江工商大学,但是分数差了一点点,最后被温州师范学院录取。”刘慧慧说。
从大一起,刘慧慧就开始准备考研,且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
为什么从大一起就有考研的想法?刘慧慧回答说,家里的学习氛围很浓,而且父亲常说“对读书感兴趣决不能放弃”,因此,考研也就自然而然。
考研时,刘慧慧又因为分数的些许落差,被调剂到山西大学读统计学研究生。因为成绩优异,刘慧慧原本可以在该校研究生保送博士,但她拒绝了,而是在广州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当地一大学成为了一名经济学老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所以有了读博的想法。”刘慧慧说,当时她刚订婚,也犹豫,到底该不该辞职读博。“没想到老公和父母都全力支持,所以我就辞职了。”
因生宝宝休学一年,现如今,刘慧慧正在济南大学就读博士二年级。
父亲董国洪:
儿女圆了我的大学梦
董国洪1966年出生,本名刘国洪,因身份证信息错误,一直无法改正,所以至今使用名为董国洪。
董国洪从小家境困难,他用的作业本几乎都是姐姐留下的。“姐姐将原本写一个字的田字格拆成四个格子来用,一般都是姐姐写上面两个格子,我写下面两个格子。”董国洪说,但即便是条件再差,热爱学习的他也甘之如饴。
直到小学四年级,因长期在煤油灯下读书,董国洪近视非常严重。“从第四排调到第二排、第一排,最后就是坐在第一排,也看不到黑板上的字了。”董国洪说,他只好凭记忆,把老师说过的知识记下来。“没想到升学考试时,除了试卷上的题目外,还有一道附加题是老师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我完全看不到附加题,因此小升初的升学考考得很不好。”
进入初中后,董国洪被分配到学校甲、乙、丙班中成绩最差的丙班,因平时测试成绩优异,他成了丙班班长。但因为近视的问题,董国洪读书越来越吃力,虽然每天回家自学到很晚,但是成绩仍然不理想。去温州附一医检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两只眼睛都已经近视600度,还有散光。医生告诉他,配镜只能去上海,当时温州没有配镜的技术。
在董国洪的央求下,父母花了家里仅有的几百元带他去上海配了一副眼镜。有了眼镜之后,董国洪的成绩果然有了起色,学习也不再那么累了。
“当时学校老师对我的期望是考中专,那时候的中专,毕业后包分配、有工作,只比瑞中差一点。”董国洪说,从小没有英语基础的他,英语成绩特别差,第一次考试考砸了。复读一年后,第二次考试却又出现状况,在考试前,他已经连续发烧了一个月左右,进考场也是被同学搀扶着进去的,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
不仅视力差,董国洪的腿脚也有一些不方便,因三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导致两腿长度不一。第二次考中专没考上后,学校老师来看望董国洪,告诉他别继续考了,因为政策关系,即使他成绩过关了,他的视力和腿都不能让他如愿上学。这让董国洪极为消沉。
当时,海安农业中学正在招生,知道董国洪家庭困难、成绩优秀,特招他入学,并且学费全免。“高三的时候,校长和学校老师找我单独开了一次会议,我得知政策变化之后,近视已经不是问题,只要去医院动手术,解决腿的问题,我也能考上大学。”1985年正月,董国洪到医院做了手术,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术后没能吃上补品,腿部手术愈合极慢,一直未能拆线,最终,他还是错过了高考。
“很想去读大学,却因为种种问题错过了。”董国洪说,他希望儿女能帮他完成这个梦想,所以总是告诉儿女:“如果对读书有兴趣,决不能放弃。
”
”
母亲涂和兰:
我与儿女的两个约定
与父亲董国洪曲折的经历激发孩子求学热情不同,母亲涂和兰与两个孩子各有一个约定,这两个约定足以影响刘慧远和刘慧慧的一生……
涂和兰和刘慧远有一个约定。他在塘下镇一中读初中时,开始进入叛逆期,对课本、作业、考试有了厌倦的情绪,经常产生“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的想法,成绩也开始有些下滑。
“当时我有些叛逆,但因为外公是温一中毕业的,所以我也一直很想去温一中读书,但成绩下滑后,离上温一中有些差距。”刘慧远说,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大好,但是母亲与他约定:只要他的成绩能考上瑞安中学,她就一定想办法让他去温一中就读。
听到母亲的承诺,刘慧远不再吊儿郎当,最终中考成绩可进入当年瑞中实验班。涂和兰看到孩子做到了,也履行自己的承诺,最终花了4万元送刘慧远去温一中就读。
涂和兰和刘慧慧也有一个约定。在广州一大学任教的两年里,刘慧慧在工作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知识的匮乏,产生了辞职读博的想法。但当时她刚订婚,认为将来结婚生孩子会成为学业的一大牵绊。得知女儿的想法后,涂和兰和女儿做了一个约定:只要刘慧慧考博成功,她就无条件去广州帮女儿带孩子。
得到丈夫和父母的支持后,刘慧慧最终考取了济南大学博士生。现在,涂和兰正在广州女儿家中帮忙带孩子……
揭秘
“诚信、严谨、勤奋”好家风
一个家庭出了两个博士生,很多为人父母的读者最感兴趣的,恐怕是董国洪夫妇的教育经。采访中,董国洪透露,他的字典里还真有几个词:“诚信”、“严谨”、“勤奋”。
“我教导孩子必须要诚信,学习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在我们家里,我和孩子的妈从来不说谎话,也要求孩子们一直要说实话。”董国洪说,涂和兰实现对刘慧远、刘慧慧的承诺,就是诚信的一个表现。
“父亲的严谨对我影响很深,对我现在搞科研也很有帮助。”刘慧远说,只要父亲定下来17时去买菜,16时55分一定会准备好出门,如果第二天去政府机关办证,头一天晚上一定会上网搜索,查清需要携带的材料,在睡觉前准备好。
“父母亲最感动我的是勤奋。”刘慧慧说,从小他们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父母勤劳踏实工作,总是告诫他们钱不重要,最大的财富就是把知识装进脑子里。“小时候一次次搬家,从村里搬到买的老房子里,再到把村里的房子重新装修,再到在康欣花园买了房子,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和父母的勤奋分不开。
”
”
点评
家教是一门科学
教育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习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中,家长的教育、言行都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声胜有声的。这个家庭中,父亲董国洪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很重视,并且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对孩子今后成长很有帮助。父亲虽没有高深的家教理论,但一句“如果对读书有兴趣,决不能放弃”,蕴含着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期许。母亲涂和兰在孩子成长中遇到困惑和不顺时,总是予以正面引导和不断激励,学习中善用奖赏与赞美,孩子就会有信心和意志战胜困难,坚定信念,挑战成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位家长善于做孩子的榜样,以“诚信、严谨、勤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塘下一家走出两博士的故事启示着我们:家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父母要用理性之爱、用平等的思想,按照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成长的规律开启孩子的潜能。一个孩子光具有天赋还远远不够,后天的教育与影响对他今后的发展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