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老榕树
华侨捐资建造的兴隆廊
塘下二中的董志克、董友孚教学楼
正月十一殿会盛况
温瑞塘河上华侨大桥遗址
里北垟村全景
地形酷似马驹
里北垟村有本地人口3000多人,村里有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将该村分为东、西两岸。这条河叫驹河,河名由来与该村地形有关。
“我们村的地形很像一匹马驹!马驹前脚伸向凤川村,后脚伸向新渎村,尾巴朝向肇平垟中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董海寅一边说着,一边在白纸上画给记者看,“这里是马驹的两只眼睛,以前住了两户人家,走出了文、武举人!”
在“马颈”部位,有一株6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散开的枝叶犹如马鬃。记者随该村老支书董则树来到古榕树下,只见古榕树枝繁叶茂,朝一旁的驹河生长。在古榕树上,有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树洞。董则树说,这个树洞曾经长了一株万年松,“在我小的时候,村民们在榕树下围坐乘凉、谈天说地,调皮的小孩则爬上万年松玩耍”。
古榕树上长万年松的事,村里还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谜语。“榕家在本地,万家新搬来。万家吃榕家血脉,万家血脉怎么来?鸟儿衔来。”如谜底所说的那样,当地村民纷纷猜测万年松的种子是鸟儿衔来的。
乡村殿会已有600多年历史
在里北垟村,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除了古榕树外,还有民间传统殿会活动,相传始于明代。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村民在古戏台中挂起彩灯彩旗,家家户户在戏台前摆放年糕、斛食、面条和糖果等传统食品,敬奉乡里先贤,祈愿新年风调雨顺、丰收平安。
据了解,殿会与“徐府侯王”徐震有关。徐震,北宋时瑞安义翔乡人(今泰顺县下洪乡)。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作乱造反,进攻瑞安,徐震带兵抵御敌寇时壮烈牺牲,享年57岁。后人为他建“忠训庙”、举办殿会活动,作为纪念。
每年殿会,村民们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一早做好准备。为了表示诚心,村民们还会特地留出一亩地,该地产出的大米专门用来做殿会的年糕、斛食等祭祀食物。“村民用河泥种植水稻,用河水灌溉,肥料则用菜籽油渣代替牲畜粪便。”董海寅说,殿会前三天,村里还会举行“敬河水”的活动,敲锣打鼓提醒村民不能在河里刷马桶、洗衣裤。此外,全村还要吃素三天。
殿会前一天夜里,村民们集中在庙里做斛食。据了解,斛食有3米多高,约350个。殿会当天,村里挨家挨户在庙里的桌上摆上祭祀食品,敬奉徐府侯王,当晚祭祀结束后邀请戏班唱戏,各地亲友集聚一堂听戏。
华侨人数为塘下各村之最
说起侨乡,塘下人都会想到新居村,却不知里北垟村的华侨人数更多。记者从市侨办了解到,里北垟村有华侨人数1300多人,侨眷800多人,为塘下华侨人数最多的行政村,也是塘下较早走出华侨的村庄之一。
里北垟村村民赵章良现为镇侨联副主席,据他介绍,1905年,村民董知春东渡日本,成为该村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华侨。此后,约二三十位村民陆续到日本谋生,掀起该村第一批出国热潮。
1933年至1935年期间,该村以林者弟与董云飞为首的20多人远赴欧洲,大多去了法国和德国,以服装和餐饮行业为主。赵章良说,由于之后国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继爆发,这批人与家乡失去联系十几年时间。
战争结束后,通讯逐渐恢复,华侨们“反哺”家乡行动逐渐兴起。上世纪50年代,回乡的华侨见塘河上没有大桥,人们用绳子拉船,既不安全又不方便,于是带头出资,建了一座石板桥——“华侨大桥”(位于陈宅,就是现在的“北大桥”)。此外,林者弟等华侨还创办了温州华侨饭店。
改革开放后,以董友孚、董志克为代表的第三批华侨捐资修建了驹河两岸的水泥路,为塘下二中捐资建了一座教学楼,建造侨助亭、兴隆廊等。近段时间,华侨们还带头捐资建造里北垟山路。“华侨们身在国外,心系家乡,积极帮助家乡经济建设,难能可贵。”赵章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