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播放了特邀体验大师刘国恩教授在温医大附一院实地体验过程的短片。刘国恩坦言,他曾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看小毛病,楼上楼下跑了四五次,而在温医大附一院通过自助机预约了眼科孔丽萍主任的门诊号,看病时间比预约时间提前10分钟,收费实时,收费后收到了拿药小条和手机短信信息,当他走到发药窗口时,药品已在窗口等待他的到来。
“研发国内功能最强的挂号机、把所有号源放在同一网络平台实时共享,推广二代身份证实名制挂号,把老人和子女捆绑,让医疗记录记录在病人档案里,让收费记录记录在监护人档案里,推广手机门诊,让慢性病患者减少来回奔波烦恼……”在谈及如何解决百姓看病难,挂号难等难题时,陈肖鸣介绍了通过建立互联网+医疗举措来解决医患难题的经验,表示要有互联网的思维。节目后半段,市卫计委主任程锦国介绍了我市信息诊疗数据平台的建设经验。
对话
记者:温州医改为何会引起央视注意?
程锦国:我们在医院推行信息化基础流程改造,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烦,在业界引起了一定效应。此外,政府搭建公共平台,推进各级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共享,使我市医改有很大推进,如附一院新院单体医院每年门诊量400多万,却很难看到有人排队,这让央视产生浓厚兴趣。
记者:温州医改是否在全国有领先之处?
程锦国:如今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冷冷清清是普遍现象,而我市大力推行分级诊疗,缓解当下医疗资源发展不均现状,去年基层诊疗数占总诊疗数的52.35%,高出全省平均数4个百分点。此外,我市率全国之先推行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全市294家医院共享诊疗记录。
记者:央视如何评价温州医改?
程锦国:温州医改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可以推广的。
记者:温州医改,下一步有什么新计划?
程锦国: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社会力量办医试点和省分级诊疗试点。继续推进医疗信息化,在建成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温州健康云+功能拓展项目,最大程度上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各项改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烦和看病贵问题。做好常用药品价格谈判集中采购,兑现药品采购差额30%让利市民政策;省市医院资源下沉县域全覆盖;全市基层就诊比例达60%,县域内就诊比例达86%;实施全市统一的转诊协同信息平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等。
亮点
●健康云数据共享平台
294家医院共享诊疗记录
我市2014年10月启动全市诊疗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全市1.5万医生工作站,294家医院实现了诊疗数据交换,市区9家省、市级医院之间已实现了跨医院诊疗记录共享。如今,温州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累计记录数达12.8亿条,覆盖全市900万常住人口在全市医疗单位自2014年以来的95%的医疗健康记录。
●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基层诊疗占总诊疗数52.35%
2014年5月,我市获批成为省“分级诊疗”试点城市。由此,“首诊在基层、小病进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诊就医模式在我市拉开序幕。去年,我市基层诊疗人次达3679.8万,基层诊疗数占总诊疗数的52.35%。
●推进责任医生服务
121万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去年我市出台《温州市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将逐步在温州地区推行责任医生签约制,这意味着我市居民将拥有“家庭医生”,居民可找家庭医生看病,可以咨询健康问题,确有需要的话甚至可请其提供上门服务,如遇病重,“家庭医生”还可帮忙转诊上级医院并预约专家号。这个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正是我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重要一步。目前,我市以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儿童和残疾人等为重点已签约121万人,覆盖全市大约14.95%的户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