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大手笔规划从站前区到高铁新城
2009年9月28日,当第一辆动车驶入“温州南”,车站所在的这片城市郊区,迎来了开发的新阶段——温州铁路南站站前亮点区块开始打造。
经过多年建设,站前区的城市建设、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几个重大商贸业项目和产业高端平台相继落地。其中,港龙商业广场总用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是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商务、办公于一体的一站式商业广场;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总用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是集鞋服批发、电商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商贸综合体;站南商贸城项目已建成,站前君庭大酒店、温州网络服务中心、温州移动综合大楼等项目,已开工或即将开工。
在产业高端平台方面,“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瓯海眼镜基地)、阿里1688实力产业群示范园、赛伯乐温州总部、广东天图物流温州总部、猪八戒网浙南总部等一批产业高端平台已落地或将陆续落户高铁新城及周边区域。
随着去年底金温铁路复线开通,温州铁路南站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主枢纽和最大的“都市门户”,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天发送旅客量达到19万人次。为充分发挥温州铁路南站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助推城市转型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5+2”亮点区块建设的决策部署,“高铁新城”大手笔规划日渐浮出水面,《高铁新城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也随之启动。
建设三年计划”启动保障40个重点项目落地
高铁新城总规划范围12.9平方公里,东起园区路,南起陈焦路,西至华亭山和蛟巨路,北至六虹桥路,其中核心区5.19平方公里,东起园区路、南起大连路、西至华亭山和蛟巨路,北至瓯海大道。
高铁新城建设当务之急是深入研究和精准谋划“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两篇文章。瓯海中心区建设办常务副主任王晓敏表示,高铁新城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城中村改造先行、做地先行、基础配套先行、环境整治先行”原则,按照核心区“一年拉开框架、两年基本落地、三年初步成型”的建设思路,推进实施“城市规划提升工程、交通枢纽提升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配套设施提速工程、环境再造工程和产业集聚工程”等六大工程共40个项目。
在站前区建设基础上,高铁新城将加快促成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港龙城市商业广场、站南商贸城、温州传化物流公路港、温州网络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一期等重大产业项目集中投用,打造成为集现代物流、高端商贸、旅游集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温州高铁经济集聚区和高端商贸新中心。
同时,充分依托四面环山、水网纵横等自然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仙门湖生态度假区、华亭山公园等项目,集中展现江南山水风貌,打造温州山水生态区和形象展示带。
高铁新城将通过有效发挥高铁站区交通枢纽转换作用,释放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集聚辐射效应,推动温州铁路南站周边区域快速发展。
保障三年投资256亿理顺管理体制
三年计划中,建设拟完成总投资约256亿元,其中,今年预计完成投资44亿元左右。
在资金保障上,瓯海区副区长金衍光介绍,主要通过“贷款做地、以地贷款、供地还款”实现自求平衡,核心区还实行封闭运作,土地出让、税收全额返回,下步还要配套制订“做地、储备、出让”三年行动计划。
此前,站前区规划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加上规划缺乏整体性,编制时间不一,存在建设和管理单位较多等弊端。高铁新城建设为规避这一短板,第一时间理顺管理体制,做好保障措施。
金衍光表示,将举全区之力推进高铁新城建设,成立高铁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高铁新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与铁路南站综合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整合区铁路建设办力量,组建高铁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以建设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新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为主导、国有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模式的建设管理体制。
同时,组建精干高效的行政技术团队,设置前期、建设、管理、招商等专门科室,同步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在任务落实上,将推行区四套班子捆绑重点项目、镇街部门同责考绩机制,实行有奖有罚、联督联考,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具体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和落实。
百姓愿景
蔡海龙潘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温州铁路南站带动周围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凸显,车站和铁路线周围还存在不少脏乱差现象。随着高铁新城建设项目的启动,通过拆迁征地,周围项目开发落地等措施,期待这里能够建设成类似杭州滨江新城的城市新商圈,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并且改善当地人居环境。
□陈坚和潘桥街道河西村村支部委员
动车南站落在潘桥,对我们村民出行、经商交流都大有好处,也带动了我们村经济发展。这几年站前道路、S1线等项目建设在加快,让我们出行便利也更加有盼头。今年市里提出打造“高铁新城”,对潘桥、对我们村来说都是一种更大的机遇。村两委、村民对城中村改造拆迁都很支持,对安置地块也很满意,希望经过改造之后,动车南站这一圈的环境能更好,也更好地带动我们村发展,带动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