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清太祖努尔哈赤沈阳行宫(汗王宫)、豫亲王府遗址广场发掘。
2016年5月22日,辽宁省沈阳市,清太祖努尔哈赤沈阳行宫(汗王宫)、豫亲王府遗址广场发掘建设初露端倪。
据史书记载,1625年3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1626年8月病逝。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罕王宫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居所。努尔哈赤去世后,“罕王宫”改称“福晋衙门”。1644年,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罕王宫”逐渐废弃,最终荒废坍塌。“罕王宫”为世人了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沈阳故宫博物院一位精通满文的专家,在北京发现了《盛京城阙图》,才找到有关“罕王宫”的确切信息。
2012年5月26日,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信息:考古人员在对老城区内北中街动迁地块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努尔哈赤“汗王宫”的遗址,并且得到了清史专家的初步认定。于是,寻找“汗王宫”的话题,一时间在沈城迅速增温,在沈阳北中街动迁时发现的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已确定原址保留,并跻身 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汗王宫”与“九门”密切相关
1625年农历三月,在辽阳新建的东京城呆得好好的,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努尔哈赤突然宣布:迁都沈阳。当年沈阳没有宫殿,“努尔哈赤究竟住哪呢?”一直是个困扰学术界的大问题。专家学者们只知道努尔哈赤没在沈阳故宫住过,但究竟住哪,没人知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沈阳故宫博物院一位精通满文的专家,在北京发现了《盛京城阙图》,这才揭开了努尔哈赤居所“汗王宫”的秘密。
原文配图:挖掘现场。
《盛京城阙图》上标明,“汗王宫”所处的位置,与“老沈阳”们传说得神秘兮兮的“九门”密不可分。找到“九门”的位置,便确定了“汗王宫”所在。
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沈阳中卫”都指挥闵忠,在元代“沈阳路”旧城基础上,加高加厚城墙,形成了砖石罩面的坚固城墙。“沈阳中卫”城池设置了4座城门,城内主要街路与4座城门相通,形成了“十字街”格局。东门为“永宁门”、南门为“保安门”、西门为“永昌门”、北门为“安定门” (明代万历年间改称“镇边门”)。北门,即“老沈阳”们所谓的“九门”。
皇太极扩建沈阳城时,将“沈阳中卫”城墙的东、南、西3座城门统统拆除,改为8座城门,但却留下了北城门,致使扩建后的沈阳城,出现了八门之外的“九门”。“九门”位于大北门与小北门之间,当年的木螺丝厂、如今北顺城路南侧沈阳市广告公司附近。
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之后,沈阳故宫成了“留都”、“陪都”,当初为出行方便而保留的“九门”,也失去了保留价值。于是,沈阳留守官员便下令,用砖石将“九门”整个封堵包砌起来,一眼望去,酷似碉堡。
“九门”构造奇特易守难攻
史料记载,“九门”是一座由9个券洞组成、两个对顶“十字券洞”式城门。从两个对顶“十字券洞”对接结构分析,“九门”应由两期工程形成:第一期工程,于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将“沈阳中卫”城北门“安定门”的单券门,改为带有“瓮圈”的瓮城门,形成南“十字券洞”。南“十字券洞”的南北券洞较长,为出入城门的通道;东西券洞进深较短,为“瓮圈”。当时,将“安定门”改为“镇边门”。
第二期工程,在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修建了北“十字券洞”,并将其坐卧在城墙外的“瓮圈”中。当时,后金与明军已打完“萨尔浒战役”,明朝加紧军事防御,便在“沈阳中卫”城第一期工程后,又进行了第二期工程,修建了“九门”的北“十字券洞”,以及顶部敌台。
“九门”北“十字券洞”较长,可以大量屯兵;上面的敌楼可以瞭望敌情。由于北“十字券洞”加筑在“九门”南“十字券洞”外面,并与南“十字券洞”城门通道相通,所以明军将士们在据守时,能够随时得到城内驻军的救援。
1977年6月,文物考古部门对“九门”遗址进行了考古清理。当年的考古工作者刘伟先生,在“考古日志”中记载:从北顺城路“九门”的北门处,还可以看到两券洞连接的痕迹。正面是木螺丝厂厂房,将“九门”正面挡住。城墙的残存部分,可看到高约6米至7米,残墙宽12米至13米。从“九门”现有状态看,券洞内高4米至4.5米。经过钻探发现,现有地面高度向下3米,才可探到原始地面。“九门”地面为青条石铺地。
原文配图:在挖掘中的宫墙。
“太祖居住的宫”建在“九门”内
在《盛京城阙图》上,明代北城门前的一座院落旁边,用满文写着“太祖居住的宫”。由于《盛京城阙图》绘制于清代康熙年间,所以称“汗王宫”为 “太祖居住的宫”。《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曾命人把偷拆“汗王宫”北边佛塔寺庙古砖的人抓起来治罪。而在当时沈阳北城门之外,恰有一座辽代崇寿寺及其白塔。表明《盛京城阙图》中所绘的“太祖居住的宫”位置,与历史文献相吻合。
从《盛京城阙图》可以看出,“汗王宫”位置,就在“九门”之内,明代“沈阳中卫”城南北中轴街道的最北端。“汗王宫”保留了满族传统的台式建筑,为一座两进院落。宫门后面为外院,有一座类似大清门的三间屋宇式大门,进院后东西两侧没有其他建筑。北面为通往内院的中门。内院正面,为耸立于高台之上的串堂。拾阶而上,经过串堂,便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内正面,为三间宽敞高大的殿堂,是努尔哈赤居住的地方。殿堂东西两侧各有三间配殿,是努尔哈赤嫔妃们的居住处所。高台前面正中是一座门楼,有石阶通往台下。
尽管仅有两进院落的“汗宫”结构简单,但其建筑物均以山墙承重,黄琉璃瓦顶加绿剪边,庄重典雅、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气势非凡,其建筑风格,与沈阳故宫建筑异曲同工。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汗王宫”改称“福晋衙门”;1644年,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汗王宫”逐渐废弃不用,最终荒废坍塌。
直通天子住所的南北大街
明代沈阳城内为“十字街”。其中,南北走向的大街,是沈阳最古老的一条街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两千多年前,这条街路既是南北贯通沈阳候城的惟一通道,又是北通长城、南及辽阳襄平的戍边要道。元代时期,这条街路便贯通沈阳南北城门。明代,这条街路仍为沟通南北城门的通道,出北城门,可达边墙重镇平虏堡(平罗堡)、十方寺(石佛寺)、榆林铺等地;向南通达虎皮驿(十里河)、辽阳等地。当时,这条街路为土道,北起“沈阳中卫”城北门安定门(镇边门、俗称九门),南经南门保安门抵达南郭,全长约2200米、宽约7米。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将“汗王宫”建在明代“沈阳中卫”城北门镇边门(九门)之内,即如今的“汗王殿胡同”附近。 “汗王宫”的三楹宫门,南面直对沈阳老城内贯通南北的这条街路。由于这条街路直通努尔哈赤“天子”居住之所,所以人称“通天街”。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将原有的四门、十字街,改为八门、井字街后,将明代的南门保安门封堵。于是,原本经过保安门延伸至城外的“通天街”,便被截为南北两段。现今的北通天街与南顺城路相交处,便是明代“沈阳中卫”城南门保安门的所在地。
留出夹壁墙延续通天街
当年,皇太极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十王亭广场西侧,建造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等“中路建筑”时,将通天街中段圈入禁地,致使城内的通天街被截为两段。但是,在沈阳故宫东路、中路之间,却留下一条“夹壁墙”,借以延续通天街。史料记载,这条“夹壁墙”由北向南穿越沈阳故宫,北起沈阳故宫北墙,南至沈阳故宫前面的沈阳路。有专家认为,这便是城内通天街的中段。
这条“夹壁墙”宽约5米,是为由城外回城、再返回沈阳故宫的专用通道。当初,营建沈阳故宫时,在“夹壁墙”上开了一道门,沟通沈阳故宫东路、中路。于是,通过沈阳故宫的“夹壁墙”,可利用部分仅仅剩下北面一段;南部约33米长的“夹壁墙”,便基本废止不用了。
1978年10月23日,沈阳故宫拆除“夹壁墙”南段时,在“夹壁墙”通过沈阳故宫正中部位,工作人员们发现了一片倒扣的青瓦。青瓦四周用立砖围拢,与其他砖隔开;青瓦上面又覆盖一片青瓦,凸面朝下。该青瓦上留有墨书字迹,共五行31个字:“此墙两面,南北共长拾丈,保固。在(再)有,北墙碎修、粉灰,无有保固,同坚(监)工人员看准!”
依照该青瓦记载,对照实物测量,该“夹壁墙”南段长30米,正合十丈,而并非“南北共长拾丈”。工作人员们拆墙时发现,该“夹壁墙”南段十丈以外的北段墙体,确实为“碎修”,即利用碎砖乱瓦充填墙心,外表涂抹粉灰。而其南段则完全采用青砖咬砌而成。专家分析,该青瓦所处位置,应该是“夹壁墙” 南、北两段的分水岭。起初,在修建“夹壁墙”时,可能受到材料、资金等局限,致使“夹壁墙”南、北两段砌筑方法、建筑材料等均有所不同。为了明确责任,以便将来有据可依,工匠们便留下了这片青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