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五村新貌
鲍五村面积约72万平方米,人口2800多人,村民居住在鲍五沥南北两岸。据了解,叶姓人口在村里占比最大,约占全村人口的70%。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让鲍五村聚集了鲍田派出所、供销社、旅馆、信用社、电影院等场所,现在仍是鲍田办事处所在地。
走进鲍五村,还能听到许多动人的故事。
启星桥旁有两座亭
望海楼与百年老路亭
鲍五村内有一座启星桥,旁边曾有百年古亭,当地村民称为“路亭”,由该村一位叶姓财主出资兴建。“路亭”建成后,成了村民纳凉、避雨的好去处。
今年53岁的村委会主任叶笃荣回忆,他七八岁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路亭”玩,“老人在亭子里讲故事、出谜语,偶尔还给猜对谜底的小孩发糖果,一些村民喜欢在这里唱鼓词。别提多热闹了。”
上世纪90年代,启星桥旁建起一座新亭子。“路亭”昔日的热闹场景逐渐被取代,门柱上隐约可见的一副对联“任过客熙来攘往,劝居民易耨深耕”似乎向路人诉说着悠悠往事。
新建的亭子叫望海楼,高三层,由村民集资兴建。记者在叶笃荣的带领下登上望海楼的顶层,鲍五沥、叶氏财主大宅等尽收眼底。
原鲍田米厂建于民国年间
鲍田米厂旧址
原鲍田米厂坐落在塘路旁,兴建于民国年间。米厂由鲍五村、鲍六村合办兴建,高两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越是临近年关,米厂的生意越兴旺。”老人章林生告诉记者,快过年时,米厂工人经常日夜赶工,多的时候一天碾米量1万多公斤。
据了解,当时鲍田米厂有工人10多人,鲍五、鲍六各占其中一半,由两个村自行安排人选。每位工人每天的劳动量按工分计算、年度结算,每位工人一年能拿到400元左右酬劳。
距离米厂不到100米处是河埠头。叶笃荣说,当时其他村子的村民用船载着稻谷,运到鲍五村河埠头,再送进米厂,河里船只往来,十分热闹。
传说“板障佛”从东海上游来
叶氏大宗里的“板障佛”塑像
鲍五村叶氏大宗里供奉着“板障佛”。那么,“板障佛”从何而来?
相传清咸丰三年(1853年)农历十月初五,一块板障从东海“游”到中塘河,被一座亭子拦住。鲍五村村民发现板障上画着一尊佛的图像,“板障佛”的名字由此而来。
1995年,村民将这块板障上的佛像立体塑像,供奉在叶氏大宗里,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将农历十月初五当成“板障佛”的寿辰,每年这一天,村民会摆起酒席。
摆酒席的费用从何而来?原来,在“板障佛”被发现的地方旁边有一片田园,当地村民称之为“众园”。“众园”里的农作物卖出后,收入拿来支付酒席费用。如今,随着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酒席的规模较以前更大,达到20来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