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网
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塘下 > 正文

瑞安市塘下镇老塘路陈家打铁铺“叮当”声渐疏【图】

核心提示:  叮叮当当……清晨,塘下老塘路响起打铁声。打铁的老人叫陈康池,今年65岁,塘下镇南河村人。他从15岁开始学习打铁,在老塘路经营打铁生意已有...

 “叮叮当当”……清晨,塘下老塘路响起打铁声。打铁的老人叫陈康池,今年65岁,塘下镇南河村人。他从15岁开始学习打铁,在老塘路经营打铁生意已有30多年,周围的邻居已听惯了陈家打铁铺里传出的铿锵有力的打铁声。

  15岁当学徒 大腿上留有铁片

陈康池(右)与三弟搭档打铁

  打铁铺位于老塘路上,并不显眼。门口的一块大石头是打铁台,用来打造各种器具。打铁台旁边的是火炉,火炉内的熊熊火焰让屋里十分闷热。房间内还摆放着各种大型器械和工具。

  记者来到打铁铺时,陈康池和弟弟正在打铁:陈康池从火炉中拿出烧得通红的铁块,他的弟弟手握大锤用力砸下去,顿时火星四溅,随后陈康池用小锤子跟上,不断敲打铁块。没过多久,铁块便有了刀的雏形,打好后,往水里一放,随着“呲呲”的声响,一件铁具便基本定型了。

  忙完手头的活,陈康池擦拭着汗水,和记者聊起了50年的打铁生涯。

  年轻时,他在原鲍田农具社(后改为瑞安仪表九厂)当学徒。该农具社是集体性质的单位,生产各种农具,共有100多人,打铁的仅有四五人。

  “初学打铁的时候很辛苦。我年纪轻、力气小,拿着5公斤重的铁锤都感觉吃力,何况要不断地捶打铁块。”陈康池说,当时他在长身体,加上打铁要出很多力气,每天要比其他人多吃几碗饭,“好在那时几位工友很贴心,每次都会把自己的饭让一些给我。”

  学徒期间,陈康池仔细聆听师傅传授的打铁技巧,但其中的内涵要自己领悟。他说,师傅对徒弟很严厉,看到徒弟犯错,经常严厉指责,“严师出高徒,师傅希望用这种方式让我们长心眼,要不然出事了,后悔都来不及。”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尽管陈康池小心翼翼,但仍避免不了“吃亏”:有一次,因为他的力道把握不准,导致一块小铁片“飞”进了他的大腿,让他痛不欲生。由于当时医疗技术不发达,铁片无法取出,至今还留存在他的大腿里。

  打铁是门技术活  主要看铁匠的经验


成品菜刀与锄头

  在外人看来,打铁无非是敲敲打打的事,只要有一膀子力气就能打铁。

  但事实并非如此。打铁不仅是铁与铁的碰撞,也是一门艺术。陈康池老人说,打铁讲究稳、准、狠,没有七分力气可不行;铁器讲究“光、平、齐”,需要轻轻地敲击、修整,所以没有三分细致也不行。

  打铁过程相当复杂。即使打造一把普通的菜刀,也要经历选料、加钢、煅烧合体到淬火、戗刃、粗细磨等10多道烦琐的工序。

  在外人看来,菜刀应该是全部由铁制成的。其实不然。陈康池说,全铁制成的菜刀容易缺口,而且不锋利,只有在里面加钢,才能耐用。

  制作菜刀时,两块铁片之间夹一块钢片,放在火炉中煅烧。在煅烧过程中,炭的选择很重要。他告诉记者,打制菜刀最好用松炭,产生的炭灰少,而材质不好的炭在燃烧时容易产生大量炭灰,炭灰进入铁和钢之间的夹缝会导致菜刀成品出现裂缝,不宜打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

  “以前打制菜刀,会把‘黄泥油’涂在铁块上煅烧。黄泥油涂在上面,把铁块和钢间的缝隙封闭住,炭灰再多也进不去。”他说,“黄泥油”是通俗的叫法,其实是将黄泥用水和稀,最外层的黄泥糊就是“黄泥油”。

  记者了解到,“黄泥油”与打铁之间有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铁匠怎么也打不好一件铁具,心里非常气愤。这时,店外有几只乌鸦乱叫,让铁匠更加不耐烦。他一气之下,将手里的铁块往乌鸦扔了过去。铁块没打着乌鸦,落在黄泥地里。铁匠将铁块拿回去重新烧制时,意外发现打制过程异常顺利。自此,“黄泥油”便广泛地用于打铁中。

  淬火可以说是打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可以大幅提高钢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淬火全凭铁匠的技术和经验,如果淬火技术不过关,即使铁器外形再精美,也是好看不耐用或者根本就无法使用。

  铁块在煅烧过程中,什么时候可以出炉打制,全凭铁匠的经验。“淬火时机到没到,全看炉里的火星。炭有炭的火星,铁有铁的火星,有经验的铁匠凭借一双肉眼,能精准把握铁块的出炉时间。铁块烧不透不能打,烧过头了也不行,锤子一打,铁块就化作液状了。烧得恰到好处,捶打才会很顺手。”陈康池说。

  打铁时需两人配合,一个握大锤打雏形,一人拿小锤“抠”细节。大锤的活,力气稍微大一点的基本可以完成,而小锤的活只有出师的人才能胜任。陈康池和弟弟合作已有多年,但弟弟至今无法使用小锤制作铁具。

  过去曾养活一家人  现在担心手艺无传承

打铁用工具

  陈康池的打铁技术过硬,在原瑞安仪表九厂曾当过车间主任。上世纪90年代,仪表厂倒闭,他在老塘路上买下店面,经营打铁生意。

  当时的老塘路是一条商业街,连接了原梅头(现龙湾区海城街道)、塘下、汀田、莘塍等多个地区,十分繁华。梅头、塘下、汀田一带的菜刀、锄头、镰刀等大多出自陈康池之手。那时打造一件农具很便宜,但足以养家糊口。凭借这门手艺,他建了一幢三层楼的落地房。

  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使用传统农具的人渐渐变少。不过,塘下汽摩配行业的高速发展为陈康池的打铁事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很多汽摩配厂家找上门,要求打制冲压床上的配件。陈康池经常从早上6时许开工,一直到晚上才收工。

  随着时代的变化,陈旧的打铁铺也在慢慢改变固有的方式:木炭改成了煤炭,手拉的风箱变成电控的鼓风机……尽管努力地与时俱进,但传统的打铁行业终究无法抵挡产业机械化浪潮的冲击。他说:“现在打造传统农具的人很少了。偶尔有工厂叫我们打造配件,但订单也不是很多,现在我接到活的时候动动手,其他时间基本歇业。”

  现在,陈康池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退休金,足够维持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仍舍不得彻底放下打铁的营生。

  据悉,目前塘下的打铁铺屈指可数,铁匠大多上了岁数,年轻人又吃不了这份苦,不愿从事这个行当。陈康池的儿子曾跟着父亲学过一段时间,但最终选择放弃。陈康池担心,这个古老行当会逐渐消失。

资讯标签: 塘下镇 老塘 瑞安市

关注我们

塘下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塘下网官方微信

塘下网联系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联系塘下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