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道通罗马
“以前这里满是泥泞,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全是积水,来往行人随时会踩到‘地雷’。”昨日,在富周东路,莘塍街道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而今,这条道路已焕然一新,平坦的路面,让驾驶员丝毫感觉不到颠簸。据了解,富周东路工程西起东一路,东至人民路,长1.2公里,宽36米,总投资约3500万元,2014年4月进场施工,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作为东新工业功能区的交通主动脉,富周东路在通车后将贯通整个工业园区。而这仅仅是莘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小步,一条条道路正从规划图上“跃”入现实,成为莘塍的发展线、幸福线。
新兴路全长4000多米,贯穿南垟村、农场村、中村、下村、仙甲季村和周家桥村等6个村。其中间段早些年已施工完毕,而富强北路至莘阳大道段,目前已提上建设日程。
“镇府路作为莘塍百姓出行的主要道路,每逢高峰期,安阳方向起码堵个半小时,随着新兴路的建设,拥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莘塍街道城建办主任邵清孺说。
同时,莘塍街道新建和改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道路。“农业园区2号干线道路全长2.7公里,改建前是条坑坑洼洼的泥路,农户改建的意愿非常强烈,而这条道路涉及到多个村,为了统一施工时间,协调会不知开了几回。”邵清孺说。
据了解,该道路总投资350多万元,目前已全线完工,预计于2月完成工程验收。另外,农田建设区路口、原人民塘也已改头换面。“过去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当地一村民说,路修好后,附近农户出行方便多了。
安居美梦今朝圆
“我们农民也住进高楼大厦了。”2014年9月27日8时许,华表村村民不约而同地赶到华表村旧村改造C地块工程施工现场,见证工程顺利结顶。这也是莘塍街道去年第一个结顶的旧村改造工程。
据了解,华表村旧村改造C地块于2011年开工,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45705平方米,有3幢大厦,其中1号大厦为31层,2、3号大厦为29层,住户达342户,套房平均面积达130平方米。
2009年,华表村着手办理旧村改造手续,涉及134户民房的拆迁。村民潘万松说:“以前村里全是二三层的落地房,年代已久,有些还成了危房,居住环境也较差,现在大伙终于能住上高楼大厦了。”据了解,目前华表C地块进入附属工程建设,预计到2015年年底,村民们就能分到房。
据莘塍街道城建办副主任厉少光介绍,2014年,该街道城中村改造涉及17个村居23个团块,除了已顺利结顶的华表C地块,目前有6个团块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分别为上村F地块、华表J地块、周田下村F-3-12和F-3-13地块、董六村BCD团块、垟底C地块。
而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工作人员用一句“蜀道难”做了概括。
董六村BCD团块于2009年启动,但由于两户村民不肯拆除房屋,导致无法办理开工建设有关手续。
“这边多次上门沟通协调无果,那边已拆除房屋租住在外的村民反应激烈,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厉少光说。
为了顺利推进该项目,该街道摒弃旧方案,重新深入团块开展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研讨新方案,分管领导多次到上级部门协调交接。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困局终于得到“突破”——市里原则上同意董六村BCD地块旧村改造项目分批供地。目前,该项目CD地块已经开工建设。
针对城中村改造建设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该街道又出台了《莘塍街道“村房两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若干规定》。“这从根本上解决和遏制了改造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工程有序进行,为我市农房两改项目资金监管,提供了实践参考经验。”厉少光说。
相比城中村改造,安置留地建设涉及的政策处理要少得多,开工建设也顺利得多。据了解,该街道安置留地建设共涉及20个村32个地块,其中和平村和平家园、中村村富中锦园、周家桥村景阳嘉苑、仙甲季村锦嘉华庭、南镇村南景苑、董八村华龙一品二期、星火村东莘锦苑等7个项目已经顺利结顶,其开工建设量和完成工程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出租房整治保安全
1月29日,走进星火村村民陈月红的出租房内,只见隔断、楼梯全部是砖混结构,楼梯口的墙壁上挂着灭火器,厨房集中在了一楼。
而就在不久前,这间出租房的楼梯还是木质的,隔断采用三合板,租客随意在自己的房间里设小灶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是莘塍街道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的一个缩影。
从去年12月21日起,莘塍街道开展消防安全整治百日攻坚大行动,街道班子成员带队分组深入村居,开展出租房消防安全检查行动。截至今年1月26日,共排查居住出租房11885户,其中居住10人以上出租房825户,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825户,已整改合格674户,整改率达81.7%。
除了消防安全整治百日攻坚大行动,去年,该街道还深入开展“三线一网”消防安全整治行动,为百姓编织起一张消防安全防护网。
每当夜幕降临,在莘塍一些居住出租房火患集中区域,你能看到一支支夜间防火巡逻队。“我们街道充分利用各村现有的治安巡逻队伍,组织了夜间防火巡逻队,不时地开展巡逻,这是第一条线——‘预防线’。”莘塍街道消防站站长林剑荣说。
第二条是“加强线”。莘塍街道制定了《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温州市挂牌整治集中攻坚考核办法》,实行倒逼机制,推行一周一通报制度,推进群居出租房消防安全集中整治执行长制度,由执行长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存在的严重消防隐患且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出租房开展联合执法。
与此同时,各个村居也加强了检查力度。上村村实行网格责任制,将辖区分为三块网格,村干部督促各自网格内的出租房开展整改。该村党支书黄荣华说:“村干部盯牢每间需整改的出租房,走得连房东都烦了。”在街道和村居的努力下,该村出租房整治效果立竿见影。
房东拒不整改怎么办?莘塍街道以第三条“巩固线”来应对。“深化复评工作,同时采取回头看的方式,对个别已采取断电断水措施仍拒不整改的房东,由派出所负责约谈或罚款,情节恶劣者可行政拘留。”林剑荣说。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对532家出租房房东采取行政处罚,行政拘留3人。
在三条线后,莘塍街道还布下一张消防安全网——配备了78名协警,成立户管队伍,健全考核奖罚机制,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各个心中有责任的工作格局。此外,33支村居志愿消防队和1支专职消防队也为莘塍的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文化礼堂托起精神家园
去年,改建后的董田文化礼堂、和平村文化礼堂和莘塍文化礼堂,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既承载了村史民情,又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2014年11月14日,董田文化礼堂内座无虚席,在村民们的翘首以盼下,董田文化礼堂开馆暨“五水共治”巡回演出正式启幕。这也意味着,董田唯一一个文化礼堂正式投入使用。
董田文化礼堂是董田9个村的首个文化礼堂,共有两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在一楼,偌大的舞台映入眼帘。“平日没表演的话就把凳子收起来,留出空间搁置台球桌等娱乐运动设施。”董一村老人周金木说。
在老人引领下,记者走进位于一侧的“道德讲堂”。它由屏风隔离而成,内设投影仪、讲台、桌椅。老人说,这里可容纳一百多人,大家就等着开课呢。
走上二楼,两间展览室展现了董田的文化精粹、历史名人。东侧展览室是革命烈士林去病的纪念馆。
“林去病牺牲时年仅27岁,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周金木老人缓缓道来。
对于当地名人,老人们如数家珍,然而对于年轻人,却相当陌生。这也正是文化礼堂的意义所在——将村史村情一代一代地讲述下去、传承下去。
比起董田文化礼堂,和平村文化礼堂要小很多,建筑面积为400多平方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莘塍文化礼堂,是在莘塍体育文化中心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总建筑面积达3400平方米,是该街道最大的文化礼堂。
莘塍街道文化站站长潘贻秋说,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莘塍街道人多地少,三个文化礼堂均是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改建而成,并结合了当地的村落文脉,因地制宜,富有个性。未来,将有更多的活动走进文化礼堂,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
“五水共治”治出新环境
站在前埠村前埠河的进安桥上,蓝天白云倒映在河面,涟漪微微扩散,分外美丽。而就在几个月前,前埠河还是条“黑臭河”。
“以前河道是个垃圾场,现在干净了不少,瞧着心里舒坦多了。”村民陈老伯称赞道。在莘塍,重焕生机的又何止这一条河流。
去年,作为“五水共治”的开局之年,莘塍街道向垃圾河、“黑臭河”全面宣战。
在整治垃圾河期间,中村村民周育金每天早上4时许就往河边跑。他有清运垃圾的农用机和工具,又掌握村里闲置劳动力的情况,因此成了大忙人,周边村的村干部都邀请他帮忙。
直洛沥和平段河道里插了40多根竹竿,是以前用于龙舟上水的,在垃圾河整治中需要拔除。可是竹竿深深插进河底淤泥中,以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拔除。经过商议,大家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用绳子绑住竹竿,然后在岸边借用机器拔出来。
可是河水浑浊,垃圾漂浮,谁肯下去呢?和平村村民叶永海二话不说,跳进河中。
河底淤泥质地松软,沉积太厚,一跳进去,水就没到叶永海的臀部。而且淤泥里还藏有玻璃、铁片、铁丝,稍不注意手脚就会被划伤。叶永海的脚被铁丝戳破,可依然咬牙坚持,上岸后才被送到医院医治。
垃圾河整治完毕后,莘塍街道又集中力量整治“黑臭河”。
河水污浊不堪,河岸乱搭乱建是不少人对华表地方河(含下山根河)的印象。痛定思痛,街道组织多方力量拆除沿岸违章菜市场,并对河道进行定期保洁。
整治河道只是莘塍“五水共治”的一个片段,更多的感动来自全社会对治水的激情和参与。
2014年3月5日上午,在街道开展的“爱我家园、五水共治”捐资仪式上,100多名工作人员为“五水共治”捐款近7万元。
在5月举行的我市“五水共治”募捐仪式上,华峰集团捐资1000万元助力“五水共治”,位居我市工业企业捐资榜首。华峰集团总裁林建一说,致力治水,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此同时,参与河道环境保护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莘塍街道慈善义工塘河护河队、爱心顺风车志愿者服务队、巾帼义工服务队、莘塍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志愿队参与到治水活动中。
一把扫帚扫出道净河清
昨日傍晚,宽敞整洁的镇府路上车水马龙。在这条大道上,卫生监督员高长庵开着摩托车已不知来回了几趟。他是卫生监督员,主要负责富民路、镇府路、新兴路的卫生日常巡逻,监督清洁工是否清扫到位。
2014年,莘塍街道率全市之先作出的一个决策——合并道路清扫和河道保洁服务项目,这令高长庵在内的监督员和清洁工充满了干劲。
“以前大伙吃大锅饭,多出力、少出力都是一样的薪水。统一招标后,街道的奖惩考核,加上公司内部的考核,让优劣员工的收入拉开了差距,大家变得更有干劲了。”浙江鸿良环卫保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郑鸿庆说。
说起合并道路清扫和河道保洁服务项目,莘塍街道宣传委员倪益春感慨道:好事多磨。道路、河道管理向来分属不同部门,公开招投标也是分开进行的。然而,这种沿用多年的“老方法”渐现弊端。
河道脏了,打捞员说是清洁工倾倒的垃圾;道路脏了,清洁工又说是打捞员把垃圾倾倒在岸上。怎么管?道路和河道保洁的负责人也不相同,容易发生相互推诿的现象,为懈怠提供了温床。
而这些问题,也导致了恶劣结果——在全市河道保洁考核排名里,莘塍街道连续多次垫底。痛定思痛,该街道打破“老方法”,率全市之先合并道路清扫和河道保洁服务项目,实行统一编制、统一预算、统一招标,由一个项目负责人同时负责河道和道路保洁,一把扫帚扫到底。
然而,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招标协调会开了三四回,主要讨论日后如何管理和考核。”倪益春说。据了解,整个项目由街道农办、环卫所等责任科室负责落实。
去年9月12日,莘塍街道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最终浙江鸿良环卫保洁有限公司以1400多万元中标,服务承包期为两年,合同一年一签。
夕阳西下,河水泛着微光,倒映着两岸景色……明天,“高长庵们”将准时出现在这里,扮靓街道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