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电镀园区
产业集聚,用地集约,集中生产,集中控制……瑞安电镀企业淘汰整合入园的过程,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治污战役”。
这场“治污战役”始于2012年省政府关于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的任务部署。在接下来的3年里,我市坚持关小促大、整合提升,新建一个瑞安市电镀园区,改造提升一个罗凤电镀园区,原地整治提升5家标杆示范企业,实现电镀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5月28日,由温州市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住建局、安监局等8个单位组成的行业整治验收组聚集瑞安,对我市电镀业开展核查验收并予以通过,标志着原先“低、小、散”的行业弊端已彻底破除。
[问题] “低、小、散”隐忧不断
走进电镀车间,所见之处,都是锃亮的汽摩配件、饰件。作为工业产品的“防护兵”和“美容师”,电镀是一个让世界“熠熠生辉”的行业。
然而,风光的背后暗藏隐忧:整改前,该行业存在“低、小、散”现象,市场竞争无序,行业布局凌乱……种种积弊制约了电镀业的发展。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我市原有电镀企业95家,集中在塘下、莘塍、汀田、玉海、上望等镇街,部分企业零星地分布在村庄或人口密集区域。整改前这些企业以手工电镀为主,沿袭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三废”漏排、渗排现象较为严重,超标排放时有发生,成为环境污染的“毒瘤”。
2012年起,环保的“铁锤”砸向了这个“发光”的行业。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瑞安市电镀行业深化整治方案》和入园实施方案……就此,一场没有退路的“治污战役”正式打响。
[举措]力推企业入园抓集聚
为从根本上解决电镀行业布局和污染问题,我市重点推进电镀园区建设,将分散的电镀企业进行整合,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然而,从2006年着手电镀园区筹备建设工作,到2013年完成竣工验收,园区建设这7年所克服的困难,令人难以想象。
我市电镀园区建设早在2006年就迈开步子,当时是为响应浙江“811”环保行动。那一年,我市对电镀园区选址进行多次论证,直至2007年,最终择址瑞安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旁边,并于2008年6月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完成用地手续办理,为项目建设扫清最大障碍。2008年底,占地250亩、总投资17亿元的电镀园区开工仪式隆重举行,拉开了园区建设的序幕。
这边,电镀园区建设如火如荼;那边,整合入园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按照入园要求,入园企业必须达到4万升以上的电镀生产规模,否则必须兼并整合。然而,“整合”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金良回忆说,因为企业经营涉及经济往来频繁,各企业主之间相互存在防备心理。为消除疑虑,该局已记不清做了多少次宣传动员,费了多少唇舌,才让89家企业自愿进行组合。
期间,该局还要求企业通过公证方式认可组合形式,并根据各公司的股份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真正实现兼并整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标准厂房认购定位方面,我市还采取企业自愿组合认购整幢厂房的方式,通过随机摇号进行定位,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
2012年,为鼓励电镀业主入园积极性,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瑞安市电镀企业入园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入园优惠政策,在自动线扩容、入园生产税收、排污费、新增设备设施投入等方面给予相应补助。
“根据电镀行业整治要求,电镀企业自动线须达到80%以上,而按照优惠政策,每条自动线一次性给予每万升2万元补助,这方面合计投入补助470万元。”黄金良说,市政府出台入园企业优惠政策,为企业整合重组、入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污染入刑”对涉重企业起到极大震慑力,也加大了我市对非法企业的打击力度。2013年至2014年,全市共取缔非法电镀企业150多家。
与此同时,我市倒排电镀业整治时间表——全市电镀企业须于2013年底完成入园。市环保局“临危受命”,以“零点”行动形成倒逼力量,对拟入园却未入驻企业,一律依法依规责令停产,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2014年3月,市电镀园区正式投入试生产。
“省电镀行业56条整治验收标准对入园企业在废气、废水、消防、危化品管理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但刚入园的电镀企业这方面意识不强,园区管理较为混乱。”据黄金良介绍,为平稳地度过“磨合期”,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电镀园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一名分管领导入驻园区办公,对照省电镀行业56条整治验收标准,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底,我市电镀行业整治顺利通过瑞安市级验收,今年5月28日通过温州市级验收,标志着电镀行业整治基本完成。
[成效]
“二园五企”格局成新常态
3年的艰辛整治迎来电镀业的华丽蜕变。据统计,3年来,我市共淘汰电镀落后产能80.2万升,关闭取缔非法电镀企业186家。
在这些数字背后,过去分散的89家电镀作坊如今已兼并整合成57家进园入室,成了现代化的规模企业。园外5家标杆式企业和筹建于2003年的罗凤电镀园区经过原地改造提升,与市电镀园区一起,形成了“二园五企”的总体布局。
如今,园区内,污水处理站对电镀8类废水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每天处理废水4500吨;锅炉房内3台燃煤锅炉实行“两开一备”集中供热,每台每小时产生蒸汽20吨;20幢标准厂房楼顶均建有废气塔,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建立在线监控,所有监测数据与环保部门联网。黄金良说,随着电镀园区的建成投用,实现了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供热、集中治污,有助于发挥产业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据了解,整治后电镀生产工艺由手动线变成自动线,生产自动化程度达到80%以上,节省劳动力20%;工艺技术与设备革新后,清洁生产水平审核率达到100%,污染排放量大幅削减,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铬相比整治前削减率均达到30%以上。可以说,这场行业“变革”所带来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虽然电镀行业整治已通过验收,但对整个行业的监管仍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如电镀废气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有不同的治理方法,该局正在研究通过科技手段加强污染物监管,促使其达标排放。同时,电镀园区管理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园区内员工食堂、宿舍等遗留问题也需有关部门予以扶持和解决。
重污染行业整治事关长远,事关百姓福祉。市环保局希望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我市重污染行业整治工作能够不断推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