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15岁小英父母双亡,她既没学籍也没亲人,家中一贫如洗,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在本报报道之后,市长陈胜峰批示“决不能因学籍未落实而辍学”,相关部门、学校和众多爱心人士共同热心帮助,塘下“幸福一家”接纳她成为家人,她不但有了新“家”,而且顺利办理身份证、学籍,并于9月5日正式在市永久机电学校上学。
食宿学费一律全免 保护隐私健康成长
近日,当记者再次见到小英时,她穿着一身崭新校服,有点羞涩。因为刚参加完学校军训,人黑了点,也更精神了。说起能够上学,她很开心,两个月前那种迷茫已在她眼中消失了。她说班级里有30多人,大多数都是女生,宿舍一共有6人,都挺聊得来。
“在宿舍里有个室友第一次离家不适应,小英还安慰她呢。”小英班主任杨海潮说,小英给她的印象是文静、懂事,能吃苦。前些天军训,天气那么热,她却一直笔直地站立,好几次获得教官表扬。瑞安市永久机电学校校长陈思通说,今年6月21日,小英父亲刚去世,她所在的芳庄学校校长就打来电话,说了小英的情况。第二天,永久机电学校副校长蔡庆燎就赶到叶山村慰问小英,实地了解情况,之后校方向市教育局汇报,并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我们老校长、董事长温邦彦先生非常重视,校方很快明确几点:首先是尽一切努力,不能让孩子失学;其次是考虑她的实际情况,减免伙食费、住宿费、学费等各项费用;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孩子隐私,让她可以和同学们一样正常学习,健康成长。”陈思通说。
据了解,在市教育局、湖岭派出所和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小英的身份证快速办好,有了身份信息,学籍问题也很快解决了。8月底,她就到永久机电学校办理注册入学各项手续。开学前,学校老师家长得知小英入校消息后还自发捐助,学校初步计划为小英提供每月500元生活补助。
将来就业、升学都将全力支持
据了解,永久机电学校由全国劳模温邦彦于1985年创办,是温州地区最早的民办职业高中。该校和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就业率接近100%。2006年该校被中国教育家学会授予“创新型学校”的称号,今年被温州市教育局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历年来,该校多次为困难学生减免各项费用,并将这项内容写入招生简章,此前也曾多次为来自福利院的孤儿免去学费,这也是当初芳庄学校校长首先想到永久机电学校的原因。“在学校3年里,我们会悉心培养小英,将来不管是就业还是继续上大学深造,我们都会全力支持。”陈思通说,大家都很关心小英的未来,这一点学校还是很有信心的,请广大市民放心。“谢谢所有关心我和帮我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大家失望。”面对诸多帮助,小英十分感动。
[孤女小英经历回顾]
2015年5月,小英母亲去世,家中一贫如洗;2016年6月20日,小英中考刚结束,父亲因病去世。因户籍问题导致学籍无法落实,面临失学;6月22日,本报刊发报道《15岁孤女何去何从》引发社会关注;6月23日,市长陈胜峰批示“决不能因学籍未落实而辍学”;23日至27日,众多部门单位、爱心人士、慈善组织主动帮助,捐助近5万元,其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党总支代表全体交警捐赠3万余元。芳庄乡政府和市民政局协调,为小英办理临时救助,解决了生活费用问题。市教育局和市永久机电学校明确表示可以接收小英入学,并免除各项费用。公安部门积极联系小英母亲户籍所在地,协调解决户籍问题。7月8日,爱心市民李女士与叶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信康带小英远赴湖北办理身份证、户口薄,由于之前公安部门的沟通,办理十分顺利。户籍问题解决后,小英的学籍问题也迎刃而解。7月12日,在市民政局帮助下,小英加入由塘下爱心人士虞海河、戴其丽夫妇主办的“幸福一家”,又有了“家人”,重获家庭温暖。8月下旬,小英参加瑞安市永久机电学校暑期军训。9月5日,小英上学了。